資料庫 - 從 Apache Kafka 認識 Message Queue
Preface
message queue 顧名思義他是一個 queue,用來存放 message 的
你可以用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的概念去思考它
基本上就是提供一個空間或是,讓兩個 process 進行通訊
有關 IPC 的相關討論可以參考 Goroutine 與 Channel 的共舞 | Shawn Hsu
不過,當然 message queue 服務的對象是 application
與傳統的 IPC 還是不同的
但問題是為什麼我們需要 message queue?
- 我用 HTTP, gRPC 之類的 protocol 也能進行通訊
- 我透過讀取共享檔案的方式,也能進行通訊
有關 gRPC 相關的討論可以參考 網頁程式設計三兩事 - gRPC | Shawn Hsu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我們必須要開發一個新的方式
是這些行之有年的技術比較不能做到的?
Introduction to Message Queue
所以到底為什麼需要 message queue?
假設你是用 HTTP request 跟不同的 service 互動
你可能會遇到什麼狀況?
- 網路是不可靠的,application 之間可能會出於各種原因斷線,資料可能會丟失
- 使用傳統的方式收送資料,他的 data format 是不容易更改的
- 不同的 application 的吞吐能力可能不同,量大的時候相當於你在 DDOS 你的服務,他有可能掛掉,資料可能會丟失
- 收送資料時,client 與 server 必須同時在線
我知道有些理由有點牽強
但你大概可以有個概念說,為什麼 message queue 會被發明出來
那 message queue 大致上可以做到以下這幾件事情
- 允許 非同步 處理
- 不同的 service 可以 解耦合
- 讓不同 service 之間有個緩衝區(i.e. 不會被打爆)
- 允許個別 service scale up(i.e. 不會被打爆)
- 如果是 server produce 太多 message 導致 client 消化不過來
- 那麼我只要將 client scale up(或 scale out) 即可, server 可以不需要更改
- 簡化 message routing 的部份(要送去哪阿之類的)
- 可以讓 message 有容錯機制(亦即他有 retry 機制)
- 擁有 message persistence 的特性
- 雖說 message queue 本身是以 highly reliable 為原則設計的,但它還是有機率掛掉,掛掉之後還沒被 consume 的 message 不能不見
- 一致性的 message format
- message queue 本身並沒有規定傳入的資料需要符合特定的資料格式(提供彈性),對它來說都是 “資料”。
Re-enqueue Message
message queue 在某些狀況下,會需要重新將 message 放入 queue 當中
比如說,message 正確的被 consumer consume 了,但該 message 沒辦法被正確處理(i.e. 資料格式不能被 consumer 處理, 網路有問題 … etc.)
多半時候我們會選擇實作 retry 的機制
retry 基本上有兩種作法
- 在 consumer 內,使用 for-loop 進行 retry
- 或者是選擇重新將 message enqueue
先講結論,重新 enqueue 的方式會比較好
如果處理失敗,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網路出問題,或者是遇到 rate limit 等等的問題
如果是使用 for-loop retry, 網路的問題並不會被解決(中間網路斷線,rate limit 都是)
而如果你選擇重新 enqueue, 在多個 consumer 的情況下(執行在不同機器上),可能就解決了
另外,重新 enqueue 要實作在哪裡呢
像是 RabbitMQ 這種
如果是自己有額外包一層 helper, 那麼 consume message 通常我們都會傳一個 callback 進去 consume
有點像這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for {
select {
case <-mq.ctx.Done():
return nil
case msg := <-queue:
mq.logger.Debug("Received message", zap.String("body", string(msg.Body)))
if err := callback(string(msg.Body)); err != nil {
mq.logger.Error("Failed to process message", zap.Error(err))
}
msg.Ack(false)
}
}
一直從 queue 裡面將 message 讀出來
在第 10 行做 re-enqueue 的實作你覺的如何?
hmmm 不好,其實應該要在 callback 裡面自己做 re-enqueue 的機制
對 callback 是噴 error 出來沒錯
但是你沒辦法知道說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失敗的
如果是因為 message 本身就不合法,這個 case 算是正確的被 consume,而失敗是合理的
所以你應該要讓 caller 自己決定怎麼處理要不要 retry
message 不合法的情況,假設 mq 這裡是負責處理發送 email
但它收到的訊息可能 email 格式不對或是缺少必要的欄位(假設你 produce 的 code 改壞掉之類的)
你再怎麼 re-enqueue 都沒辦法解決問題,所以才要讓 caller 自己決定
當然你可以使用 DLQ 放著好方便查看問題
DLQ(Dead Letter Queue)
前面我們提到,message 可能會執行失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透過 retry
的機制重試
不過,重試的成本在大流量系統中可能會出現效能瓶頸
而 DLQ ,就是將那些執行執行失敗的 message 最終要去的地方
把這些 message 儲存起來,就不會擋到原本的標準佇列,而待 IT 人員修復系統之後,就可以重新執行這些資料了
如果說你需要一直執行 message(不論它會不會失敗)
那顯然 DLQ 並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我們可以參考 OS 設計 Multilevel Queue Scheduling 以及 Priority Scheduling 的概念
我們可以分成
- high priority queue
- low priority queue
當 message 在 high priority queue 中失敗三次之後就將它移到 low priority queue
如此一來便不會造成 high priority queue 的效能瓶頸
而每個 queue 可以對應到不同的 consumer 實作做最佳化
Publisher-Subscriber Pattern
稍微複習一下 Publisher-Subscriber Pattern
或者你可以到 設計模式 101 - Observer Pattern | Shawn Hsu 複習
publisher 將 message 放入一個空間內,通常是一個 queue
然後由 subscriber 根據資料的 標籤(i.e. topic) 自行取用需要的資料
這種方式,publisher, subscriber 雙方都不會知道對方是誰
而且你 哪時候 要拿,我也不 care
Pull/Push Protocol
- server 直接往 client 丟資料,然後 client 沒有要求 push protocol
- client 向 server 主動要資料 pull protocol
push protocol 由於是 server 主動往 client 丟資料
一般來說,你會有很多個 client 同時處理資料
對於每一個 connection 都使用相同的發送速度顯然太不合理(而且也難以維護)
萬一有某個 client 它消化的速度跟不上怎麼辦? 只好建立一個 buffer 留著,但這顯然沒意義(你都用 message queue 了)
與其這樣不如讓 client 自己決定接收資料的速度
它可以根據自己處理的狀況動態的調整
但有一個缺點是,當 queue 是空的的情況下,client 的行為就會變成 polling 了
Protocols of Message Queue
JMS
現有的 RPC call 系統,要求 client 與 server 都同時在線才能進行通訊
並且該通訊方式是屬於 block I/O, 亦即他是非同步的
而這無疑阻礙了低耦合系統的開發
JMS - Java Messaging Service 是為了克服以上問題而開發出的一套 messaging 系統
支援一般 P2P 以及 Publisher-Subscriber Pattern 的通訊模型
它包含了以下元件
-
JMS provider
實作了 JMS specification 的 server JMS client
Messages
Administered Objects
要注意的是,JMS 只有在 P2P 的模式下是使用 message queue(QueueConnectionFactory
)
在 Pub/Sub 模式下是使用 TopicConnectionFactory
MQTT
你可能有聽過 MQTT 這個東西,通常是在嵌入式系統的領域較為常見
MQTT 定義了訊息傳遞的標準,其標準已經來到了 MQTT Version 5.0, 就讓我們稍微看一下標準內容吧
MQTT - 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是一種基於 Publisher-Subscriber pattern 的訊息交換協議
它可以跑在任何提供 有序的、無壓縮、雙向連接的協議之上,如 TCP/IP
與 AMQP 不同的是,MQTT 並沒有使用任何 message queue
單純的就是 client, server 的角色而已,client 發送帶有 MQTT header 的訊息至 server 上
server 根據 subscription 轉送至不同的 client
而 MQTT 也有支援 Topic 的概念,因此 client 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部份進行 subscribe
此外 message delivery 的方式也有分成
at most once
at least once
exactly once
從上述你可以知道,client server 的訊息交換是建立在 network connection 之上的
萬一斷線要怎麼辦? 理論上來說,當發生 disconnect 行為的時候,不論是網路問題還是正常結束
都沒辦法再繼續傳送訊息,因此,MQTT 只能在網路有通的情況下進行訊息的交換
另外就是當 disconnect 的情況發生,如果 will flag 有設定,server 必須主動發送 will message
跟其他人說 connection closed
2611 After sending a DISCONNECT packet the sender:
2612 • MUST NOT send any more MQTT Control Packets on that Network Connection [MQTT-3.14.4-1].
2613 • MUST close the Network Connection [MQTT-3.14.4-2].
2614
2615 On receipt of DISCONNECT with a Reason Code of 0x00 (Success) the Server:
2616 • MUST discard any Will Message associated with the current Connection without publishing it
2617 [MQTT-3.14.4-3], as described in section 3.1.2.5.
2618
2619 On receipt of DISCONNECT, the receiver:
2620 • SHOULD close the Network Connection.
AMQP
AMQP(Advanced Message Queue Protocol) 是一個執行在 應用層 之上的 binary 協議
其標準內容已經被正式收錄在 ISO/IEC 19464 之中
但他是收費的,所以我們看 RabbitMQ 上的這一份 0.9.1 的 spec - AMQP - 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 - Protocol Specification
AMQP 是為了解決跨系統間的整合,降低成本而提出的一套訊息傳遞的標準
而它由兩大部份 service-side services(稱為 broker) 以及 network protocol 所組成
而 server-side services 是由 AMQ Model 構成
AMQ Model
AMQ Model 全名為 The 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Model
包含了三大元件 exchange, message queue 以及 binding
exchange
exchange 主要負責執行 routing
的工作,負責將從 publisher 送過來的資料
轉送到特定的 message queue 上
所以 exchange 本身並不會儲存 message
exchange 通常會檢查一個叫做 routing key
的欄位
- 在 P2P 的模式下,通常為 message queue 的名字
- 在 pub/sub 的模式下,通常為 topic 的名字
exchange 有 5 種模式(direct, topic, fanout, headers 以及 system),但是下面兩種是最重要的
- Direct Exchange(Default Exchange)
- Direct Exchange 會使用
routing key
進行綁定 - exchange 的名字可以是
amqp.direct
或是<empty>
(空值)
- Direct Exchange 會使用
- Topic Exchange
- Topic 就是在 Publisher-Subscriber Pattern 裡面講到的 topic
- subscriber 可以根據自己有興趣的主題(topic) 進行訂閱
- 而它就是透過 binding 定義的 pattern 進行轉送的
message queue
message queue 主要負責儲存資料,直到它被安全的被 consumer 處理掉
它可以儲存在 memory 或者是 disk 裡面
message queue 有分兩種形式
一種是 Durable
的,意味著說就算沒有 consumer, queue 一樣會繼續存在
另一種則是 Temporary
, 當這個 queue 只服務特定的 consumer 的時候,然後那個 consumer 結束的時候,該 queue 就會被刪除了
binding
定義 exchange 以及 message queue 之間的關係
考慮 Topic Exchange type
它主要是透過 “類似 regex” 的方式進行匹配的
匹配的關係式長的像這樣子 user.stock
他是由多個詞語所組成的,其中每個詞都是大小寫的 a 到 z 以及數字 0 到 9 組成的
每個字詞中間是使用 .
做區隔
並且配合上 *
, #
字號(*
代表只出現 1 個詞,#
代表出現 0 次以上)
比如說 binding 的條件(pattern)是 *.stock.#
-
user.stock
以及eur.stock.db
這些是 match 的 -
stock.nasdaq
而這個不會 match
當 routing key 與 routing pattern 符合的時候,就將它轉送到特定的 message queue 上
注意到它可能會 match 到多個符合的 routing pattern,也就是多個 queue 都會拿到資料
其他 Exchange type 也都是透過類似的方法決定要如何 route message 的
所以整體的流程會是這樣子的
producer 將 message 送到 AMQP server 上
exchange 會根據 message 內部的 properties(i.e. binding) 決定要轉送到哪個 message queue 上
如果無法決定要送到哪個 queue 上面,AMQP server 會把它丟掉或者是原路送回(看實作而定)
message queue 會在 第一時間,想辦法將訊息送到 consumer 手上,如果 consumer 沒空,它才會選擇儲存起來
之後 consumer 在從 message queue 將訊息取走
Comparison
上述我們看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協議,讓我們整理成表格看一下好了
JMS | MQTT | AMQP | |
---|---|---|---|
Pattern | P2P Publisher-Subscriber pattern |
Publisher-Subscriber pattern | P2P Publisher-Subscriber pattern |
Have Message Queue | (only exists in P2P) | ||
Asynchronous | |||
Multiple Language Support | (Java) |
Apache Kafka
根據 Kafka 官網,他是這麼定義自己的產品的
Apache Kafka is an open-source distributed event streaming platform
used by thousands of companies for high-performance
data pipelines, streaming analytics, data integration, and mission-critical applications.
對,Kafka 主要是用於 event streaming
Kafka 鼓勵開發者以 event 的角度去思考世界
每一次的變動都可以被視為是 “事件”,比如說使用者將某個商品放到購物車
他是一個 event(事件)
而 event 擁有幾個特性
- 它一定是 有序的,事件有先後順序
- 事件不可以被改變,因為改變 = 另一個事件
Architecture
Apache Kafka 本質上是 Publisher-Subscriber Pattern 的實現
它擁有
- publisher 負責生產訊息
- topic(log-like structure) 負責儲存訊息
- subscriber 負責消化訊息
Data Store
其中 topic 是主要儲存訊息的資料結構(N to N 的架構,可以有多個 publisher 也可以有多個 subscriber)
它可以設定不同的名字,用以區分訊息種類,subscriber 再依據需要的主題進行監聽即可
topic 是一個 order sequence of event, 我們剛剛提到,事件是會分先後的
並且 topic 本身的資料是 durably stored 的,亦即它不會因為斷電等因素而掉資料
其中的原因為
- 他是儲存在
硬碟
裡面 - 資料會被拆成多份(partitioned),並且擁有多個副本(replication), 可參考 Partition and Replication
儲存在硬碟裡,是可以避免掉資料的問題
但硬碟不是很慢嗎,Kafka 是如何維持高吞吐量的?
well, 他們在 4.2 Persistence 裡面有詳細說明
其中最大的優勢是在 sequential I/O(可參考 資料庫 - 初探分散式資料庫 | Shawn Hsu)
sequential I/O 根據他們的說法,相對於 Random I/O 有高達 6000 倍的效能提昇
與其自己維護 in-memory cache 增加維護難度,程式複雜度
並且 in-memory cache 如果碰上重啟,會需要有 warm up 的時間以及 cache miss 的問題
我們可以藉著 kernel 的 page cache 自動幫我們做 cache(現代 OS 會利用空閒的記憶體用作 disk cache),搭配上 sequential I/O
使得整體的邏輯更簡單,並且效能也不會差太多
有關 cache 的討論,可參考 資料庫 - Cache Strategies 與常見的 Solutions | Shawn Hsu
將源源不斷的事件資料,透過適當的 batching 儲存
而這些原本屬於 random write 的資料,變成 linear write(因為 batching 可以讓資料緊緊相連,就在旁邊而已)
也就是可以利用上面提到的 sequential I/O
利用 page cache(disk cache) 搭配 sendfile system call,更可以減少 overhead
在傳輸資料的時候,sendfile 系統呼叫能夠減少 copy buffer 的次數
使得 kernel-space 的資料可以直接透過 NIC buffer 傳到 consumer 手上(不用經過 user-space)
另一個維持高吞吐量的重點在於儲存的資料結構
Apache Kafka 是使用 log-like 的結構(e.g. queue) 儲存資料的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它不使用像是 PostgreSQL 之類的資料庫嗎?
資料庫的操作,如果是 B-Tree 結構的
我們知道他的時間複雜度是 $O(LogN)$(其中 N 為樹高)
又根據我們對於 Sequential 以及 Random I/O 的認識,資料庫是屬於 Random I/O
Random I/O 必須要做 disk seek, 而這個操作幾乎不可能 parallel 執行
因此採用 B-Tree 結構會有一些 overhead
所以 Kafka 是使用 Queue 這個資料結構
它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 $O(1)$ 寫入
而 Kafka 你可以想像成是寫入 檔案, 一個 topic 對應到一個資料夾,裡面有若干個檔案
另外就是,topic 裡面的資料不會因為已經被 consume 就把它刪掉
我們可以設定資料要被留存多久
ref: INTRODUCTION
稍早我們也提到,message queue 有自己的通用格式
Kafka 為了維持高吞吐量,也擁有自己的 binary message format
broker, producer, consumer 都共用,所以不需要額外的處理
Partition and Replication
Kafka 本身是分散式的系統
就我們目前知道的,Kafka 的 topic 是會被 partitioned,配合 replication 可以達到高可用性
每個 topic 裡面的資料都將被切分成若干個 partition(僅擁有部份 topic 的資料)
每個 topic partition 都可以使 不同的 client 在不同的 broker 上面進行同步的讀寫
針對每個 topic 的每個 partition, 其內部順序是有序的
partition 之間的順序不保證
當你的資料量大的時候,可以適度的增加 consumer 的數量
Kafka 會根據 consumer 的數量自動調整 partition 的數量
他會自動做 re-balancing,使得你可以即時處理更多的資料
Kafka 是使用 single leader replication 的機制
亦即每個 partition 只有一個 node(leader) 負責寫入,剩下的 node(follower) 或是 leader 提供讀取的功能
資料成功寫入的判斷是用 quorum 的方式進行的
而同意寫入票數的人員必須要是 ISR(In-Sync Replicas) 裡面的人員
如同教科書上對於 single leader replication 的描述一樣
Kafka 一樣要處理節點失效的問題
這部份是透過一個特殊的 node(稱為 controller
)
controller 主要負責做兩件事情
- 定時將 metadata 更新至所有的 node
- metadata 包含了所有的 topic, partition, offset 等等的資訊
- 簡單來說,metadata 也包含目前的 leader 是誰,你要 follow 哪個節點的 這種資訊
- 監控並處理已經離線的 node
- 透過
heartbeat
,定期發送一個訊號給 controller,如果規定時間內沒有收到訊號,controller 就會將該 node 視為失效
- 透過
有關 single leader replication,可參考 資料庫 - 初探分散式資料庫 | Shawn Hsu
Kafka 對於節點失效的定義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
以下兩種都可以被視為是失效的狀態
- 節點無回應(i.e. 沒有接受到 heartbeat 的信號)
- 節點回應得很慢,並且資料已經落後一小段
所有 in-sync 的節點(非失效節點)會在 ISR(In-Sync Replicas) 名單裡面
ISR 就像是個委員會,委員會的人數是浮動的,當有人突然斷線或者是落後太多,就會被踢出委員會
如果掉線的節點是 leader,controller 會選擇 ISR 裡面的一個節點當作新的 leader
要重新加入 ISR,必須要追趕上 leader 的進度,這樣你就可以進行下一輪會長的競選!
阿如果全部的節點都掛了怎麼辦?
Kafka 目前的做法是等待 ISR 的其中一個節點恢復,將他選為 leader
從 ISR 以外的節點選 leader 會有可能造成資料的遺失
Kafka 不會處理 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 的問題
How to Consume Message
使用哪一種的 Pull/Push Protocol 是個好問題
以 Kafka 來說,是使用 pull based 的 protocol
client 透過 offset 指定要從哪一個位置開始讀取
因為資料的儲存方式是檔案,所以就是直接 seek 到指定位置,讀取一定數量的資料即可
再來的問題是
即使資料是保存在硬碟當中的,我們不可能無限的永久的儲存
他在某一天肯定是會被刪除的
確保資料被正確的 consume 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RabbitMQ 會透過 acknowledgement 來確保資料被正確的讀取以及處理
所以可以安全的刪除,但這會有問題
- consume 了,處理了但是失敗了,同一個資料會被重複處理
- 一筆資料現在必須包含 ack 的欄位,用以紀錄是否已經被正確的處理
Kafka 的設計是這樣的
我一樣利用 ack 的概念,只不過我不需要每筆資料都紀錄
因為 “事件” 的概念是 Kafka 的核心,而又因為他是儲存在類似檔案的結構裡面,他是有序的
所以我只要紀錄該 consumer 的 offset 就好了(offset 以前的我就已經讀取完成了)
我只需要 maintain offset 就好了, 相比維護每筆資料的 ack 這顯然輕量多了
此外透過 offset 我也可以讀取以前的資料(當你發現已經 consume 過的資料有錯誤的時候可以再次讀取)
ZooKeeper and KRaft
我們在 Partition and Replication 裡面提到的機制,是最新的 KRaft
在早期,Kafka 是使用 ZooKeeper 來做這些事情的
具體來說,分散式系統這種東西它需要舉行選舉,監控節點狀態這些事情
在 Kafka 2.8 之前,這些事情都是由 ZooKeeper 來負責的,他沒辦法自己管理
也就是說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你需要依靠 ZooKeeper 來進行
Zookeeper 是一個獨立的分散式系統,負責幫 Kafka 做到以上的事情
所以你在 deploy 的時候,你需要 deploy 一個 ZooKeeper 的 cluster 來幫助 Kafka
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情,但問題是系統的自身狀態需要依靠額外的系統幫你管理這件事情造成問題
假設 leader 掛了
你需要做的事情是,讓 Zookeeper 重新選舉一個 leader(因為只有他知道系統的狀態)
並且將結果通知所有的節點,讓他們同步資料(follow 的人改變了,你現在要同步 B 的資料而不是 A 的)
當你的系統越來越大,這些 overhead 就不可忽視了
KRaft 是 Kafka 2.8 之後的新機制
主要是將 Raft algorithm 做在 Kafka 裡面
讓 Kafka 自己可以管理自己的狀態,不需要依靠外部系統(ZooKeeper)
所以現在 Node 自己會跟其他節點同步所謂的 metadata,並且自己進行選舉
這樣就更輕量了
Example
Prerequisite
我們可以使用 docker 將 Kafka 以及其他的資源在 local 跑起來
Kafka 本身很單純,因為已經有 KRaft 的了所以整個環境相對簡單
1
$ docker run --name kafka -d -p 9092:9092 apache/kafka:3.7.0
我們只需要將 9092 port forward 出來即可
不同於 RabbitMQ 自己帶有漂亮的 GUI 介面
Kafka 這裡我們可以使用 Redpanda
他也可以使用 Docker
1
2
3
4
5
$ docker run -d -p 8080:8080 \
--network host \
--name kafka-ui \
-e KAFKA_BROKERS=localhost:9092 \
docker.redpanda.com/redpandadata/console:latest
主要就兩個點,一個是 Kafka broker 的位置,另一個是 GUI 的 port
Producer and Consumer
這裡使用 confluent 提供的 go client 來進行操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var (
topic = "test"
connectionString = "localhost:9092"
)
func producer() {
conn, err := kafka.NewProducer(&kafka.ConfigMap{
"bootstrap.servers": connectionString,
})
if err != nil {
panic(err)
}
defer conn.Close()
ticker := time.NewTicker(1 * time.Second)
for v := range ticker.C {
err := conn.Produce(&kafka.Message{
TopicPartition: kafka.TopicPartition{
Topic: &topic, Partition: kafka.PartitionAny,
},
Value: []byte(fmt.Sprintf("Hello Kafka %v", v)),
}, nil)
if err == nil {
fmt.Println("Produce message to topic: ", topic)
} else if err.(kafka.Error).IsTimeout() {
fmt.Println("Timeout")
} else {
fmt.Println("Producer error: ", err)
}
}
}
producer 每一秒鐘都會產生一條新的資訊送到 Kafka 的 test
topic 上面
這邊指定的 partition 為 any, 亦即 Kafka 會自己決定要送到哪個 partition 上面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讓 Kafka 自己決定要怎麼分配資料,達到 load balance 的效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func consumer() {
conn, err := kafka.NewConsumer(&kafka.ConfigMap{
"bootstrap.servers": connectionString,
"group.id": "test_group",
"auto.offset.reset": "earliest",
})
if err != nil {
panic(err)
}
defer conn.Close()
if err := conn.SubscribeTopics([]string{topic}, nil); err != nil {
panic(err)
}
for {
msg, err := conn.ReadMessage(time.Second)
if err != nil {
fmt.Println("Consumer error: ", err)
continue
}
fmt.Printf("Consumer(%v) message from topic(%v): %v\n", conn.String(), msg.TopicPartition, string(msg.Value))
}
}
consumer 這裡有兩個東西滿有趣的
我們知道 Kafka 的 client 是依靠所謂的 offset 來記錄讀取的位置
那這個紀錄的位置是必須要由 client 提交的,一般來說 enable.auto.commit
預設是每 5 秒提交一次
這樣即使你關閉 consumer 重新開啟,你也會從上次的 offset 開始讀取
可以使用
auto.commit.interval.ms
來調整提交的時間
這裡你可以看到我們定義了 auto.offset.reset
指的是當沒有任何 offset 紀錄的時候,你要從哪裡開始讀取
-
earliest
代表從最早的 offset 開始讀取 -
latest
代表從最新的 offset 開始讀取
如果你在執行的五秒內退出程式,則現在不會有任何的 offset 紀錄
這時候 consumer 會根據auto.offset.reset
來決定要從哪裡開始讀取
另一個有趣的東西是 group
我們說過,一個 topic 可以有多個 partition
每一個 group 都負責讀取一個 partition
group 裡面可以擁有多個 consumer
所以整體邏輯是,在單位時間內,只能有一個 consumer(在某一個 group 底下的)能夠讀寫一個 partition
group 裡面的 consumer 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對 partition 進行操作
我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group 這層的抽象的設計我沒有很懂
- 為什麼一個 group 裡需要有多個 consumer
- 為什麼需要有 group
分散式系統需要考慮的除了效能之外還有錯誤處理以及恢復
擁有多個 consumer 可以讓你在某一個 consumer 出問題的時候,可以有其他的 consumer 來接手
group 的設計則是為了方便管理多個 consumer
上述程式碼可以在 ambersun1234/blog-labs/message-queue 中找到
RabbitMQ
提到 message queue
不免俗的還是要要介紹一下 RabbitMQ
Architecture
RabbitMQ 是一套 open source 的 message broker
其實作了 AMQP, 提供了高可用性、且易於擴展的分散式 broker 架構
Data Store
與 Kafka 類似,他們都有 disk store
但 RabbitMQ 還有支援 in-memory store
速度,吞吐量上兩種方式沒有明顯的差異
因為 RabbitMQ 是一個 queue 的結構,所以其保證了資料的有序性
先進去的資料一定會先出來
但如果今天你的資料具有優先級
要怎麼區分不同的資料優先級呢?
- 開不同的 queue 負責處理不同優先級的資料,類似稍早提過的 DLQ
- 使用
priority queue
(RabbitMQ 有支援)
Kafka 做不到資料優先級的區分
How to Consume Message
RabbitMQ 是採用 Pull/Push Protocol 中的 push protocol
亦即資料是由 server 主動推送至 client 的
而這些資料會需要進行 acknowledgement 的操作,所以 producer 是知道 consumer 拿資料了沒
然後 1 個 topic 通常只會有 1 個 consumer
你可以有多個 consumer, 這個情況用於資料產生的速度來不及消化,所以你選擇多個 consumer 來消化資料
要注意的是 同一份資料只會被消化一次,所以他不會重複讀取
RabbitMQ 會使用 ACK 來確保資料被正確的消化(可參考 重新認識網路 - 從基礎開始 | Shawn Hsu)
在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我們在 consume 的時候就自動使用 ACK 通知 producer 資料已經被消化
自動 ACK 很方便,但是當 consumer 直接 crash 的時候,資料就會丟失了
因為你已經自動確認消化了,producer 就會把資料刪掉
但是 consumer panic 可能並非你的本意,所以你可以選擇手動 ACK 避免這個問題
consumer 的 for loop 裡面,你可以選擇執行完再進行 ACK
這樣既可以確保資料被正確的消化,又可以避免 application 直接 crash 資料丟失的問題
注意到他跟我們手動 retry 的概念不太一樣
這裡手動 ACK 是怕 consumer 直接 panic(nil pointer dereference 之類的), 資料丟失的問題
retry 是因為處理失敗,所以要重新 re-enqueue(Re-enqueue Message)
Auto Reconnect
網路超級不可靠,它會一直斷斷續續的
我自身的例子來說,本地 docker 開發連線都非常的穩定
一旦上到 server 就會開始時常斷線
擁有自動重新連線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RabbitMQ 你可以透過 NotifyClose 監聽 connection close 的事件(channel 或 connection)
寫起來大概長這樣
1
2
3
4
5
6
7
8
9
10
for {
select {
case <-r.conn.NotifyClose(make(chan *amqp.Error)):
fmt.Println("RabbitMQ connection closed, reconnecting...")
// do reconnect
default:
// nop
}
}
Example
Installation
一樣使用 docker 將服務跑起來
1
2
3
4
5
6
$ docker run -d \
-p 5672:5672 \
-p 15672:15672 \
-e RABBITMQ_DEFAULT_USER=rabbitmq \
-e RABBITMQ_DEFAULT_PASS=rabbitmq \
rabbitmq:3.13-rc-management
rabbitmq
image 是沒有帶管理介面的,記得要用有 management 的 image
container 需要使用兩個 port 5672
與 15672
其中 5672 是給 application 使用的,而 15672 則是 GUI 管理界面
使用帳號密碼登入後你應該會看到類似以下的東西
Hello worl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log"
"time"
amqp "github.com/rabbitmq/amqp091-go"
)
func publishToMessageQueue(ch *amqp.Channel) {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5*time.Second)
defer cancel()
counter := 1
for {
body := fmt.Sprintf("Hello World %v!", counter)
err := ch.PublishWithContext(ctx, "", "test", false, false, amqp.Publishing{ContentType: "text/plain", Body: []byte(body)})
if err != nil {
log.Panic("Failed to publish message")
}
time.Sleep(1 * time.Second)
counter += 1
}
}
func consumeFromMessageQueue(ch *amqp.Channel) {
queue, err := ch.Consume("test", "",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nil)
if err != nil {
log.Panic("Failed to consume from queue")
}
for msg := range queue {
log.Printf("Received message: %s", msg.Body)
msg.Ack(false)
}
}
func main() {
conn, err := amqp.Dial("amqp://rabbitmq:rabbitmq@localhost:5672/")
if err != nil {
log.Panic("Failed to connect to RabbitMQ")
}
defer conn.Close()
ch, err := conn.Channel()
if err != nil {
log.Panic("Failed to open a channel")
}
defer ch.Close()
_, err = ch.QueueDeclare("test",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nil)
if err != nil {
log.Panic("Failed to declare queue")
}
go publishToMessageQueue(ch)
go consumeFromMessageQueue(ch)
select {}
}
雖然說 message queue 主要是拿來用作跨服務的溝通
把它寫在同一隻檔案顯然是不正確的,不過這裡主要是展示如何使用 RabbitMQ 而已
code 主要的流程是
建立與 RabbitMQ 的連線,建立 channel 以及 queue
我很好奇一件事情,在先前的 AMQP 裡面我們並沒有提到 channel 這個東西
那他是要用來做什麼的?
Next we create a channel, which is where most of the API for getting things done resides
如果你往下看就可以發現,publish 與 consume message 都是透過 channel 所建立的
所以 channel 實際上可以算是 API 之間溝通的橋樑
1
ch.QueueDeclare("test",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nil)
message queue 需要手動建立,參數依序為 name, durable, delete when unused, exclusive, no wait, arguments
我們將 message queue 的名字命為 test
, 其餘的都是 false
queue 的建立僅會在不存在的時候建立(i.e.
idempotent
)
1
2
3
4
ch.PublishWithContext(
ctx, "", "test", false, false,
amqp.Publishing{ContentType: "text/plain", Body: []byte(body)}
)
publish data 到 queue 的方法是使用 PublishWithContext
, 參數為 context, exchange name, routing key, mandatory, immediate, data
context 就是 golang 的 context 套件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 exchange
以及 routing key
AMQP - Exchange 中提到,要將訊息送往何處,是由 routing key 所決定的, 所以我們的 routing key 就是 test
但是 exchange 欄位為什麼是 empty string?
很明顯的 根據 AMQP - Exchange 以及 AMQP - Binding 所述
這裡使用的 exchange type 是 Direct Exchange
所以 exchange 的值可以為空
1
ch.Consume("test", "", true, false, false, false, nil)
consume data 的參數為,queue, consumer, auto-ack, exclusive, no-local, no await, args
然後你可以用一個 for-loop 去取資料這樣
no await 表示不會等待 server 確認 request 並且立即開始傳送訊息
consumer 的欄位是 consumer tag,用以辨別 consumer 的 identity
auto-ack 是 acknowledge 的意思
RabbitMQ 有提供 message acknowledgement,亦即你可以確保 consumer 有正確接收到資料
這個 acknowledgement 是由 consumer 送回 server 的
當 message 沒有被正確 receive,RabbitMQ 會自動將訊息重新 enqueue 確保資料不會消失
如果 Consume 有設置 auto-ack, 你手動呼叫
msg.Ack()
會錯哦
完整原始碼可以參考 ambersun1234/blog-labs/message-queue
Differences between Kafka and RabbitMQ
Apache Kafka | RabbitMQ | |
---|---|---|
Pattern | Publisher-Subscriber Pattern | Producer-Consumer Pattern |
Main Usage | event streaming | message proxy |
Check on Receive | ||
Performance | Million messages per second | Thousands messages per second |
Authentication | ||
Fault Tolerance | ||
Data Persistence | (with delay) | (delete on acknowledgement) |
Message Fetching | pull based | push based |
References
- Kafka 和 RabbitMQ 有何區別?
- 高級消息隊列協議
- 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
- 什麼是 MQTT?
- Getting Started with Java Message Service (JMS)
- What is Apache Kafka?
- Introduction
- 三種Exchange模式
- Consumer Tags
- 9张图,Kafka为什么要放弃Zookeeper
- 4.7 Replication
- 5.5 Distribution
- KRaft: Apache Kafka Without ZooKeeper
- ZooKeeper
- 什麼是無效字母佇列 (DLQ)?
- 9张图,Kafka为什么要放弃Zookeeper
- [kafka]kafka中的zookeeper是做什么的?
- KIP-500 Early Access Release
- KIP-500 Early Access Release
- Offset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