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minute read     Posted on:     Updated on:

Authorization

開發 API 的過程當中,我們提供了很多功能,其中可能包含較為隱私的功能(比如說,修改密碼,查詢個人資料等等的)
這個時候,你不會希望別人隨便修改你的密碼對吧?
所以就必須要驗證你的身份

現實生活中驗證身份的方式不外乎就是查看你的證件,要求輸入密碼 … etc.
本篇文章將會帶你了解不一樣的驗證方法 - JWT

Session Authorization

傳統上,要驗證一個人的身份,我們可能會這麼做

  1. 要求使用者輸入帳號密碼
  2. 將資料送到伺服器中做檢查
  3. 確認無誤後,在伺服器上儲存使用者狀態
  4. 伺服器回傳一的特殊識別字串,讓你在每一次 request 都帶著方便驗證

ref: [筆記] HTTP Cookies 和 Session 使用

上述的作法是利用了所謂的 session
當你驗證完成之後,下一次伺服器就會認得你,哦! 你已經登入過了! 可以放行 這樣

你不難免會好奇,這樣做安全嗎?
理論上,伺服器除非有漏洞,不然其他人是無法看到這些資訊的

OAuth 2.0 Framework

OAuth 2.0 定義於 RFC 6749
傳統上的 client server 架構下,身份認證會使用 user 的 credential
當這個情況衍生至第三方也需要存取 credential 的時候,事情會變得稍微複雜
你理所當然不會希望第三方擁有你的 credential 對吧
所以 OAuth 的標準立志於解決這種狀況

取而代之的是,OAuth 引入了 access token 的概念
token 包含了

  1. 可以存取 的範圍(e.g. 你的電話號碼,住址 … etc.)
  2. token 的有效期限

OAuth 人物簡介

  1. Resource Owner :arrow_right: user(i.e. 你)
  2. Client :arrow_right: 欲取得你的授權拿資料的 application
  3. Authorization Server :arrow_right: 驗證身份,並生成授權訪問 token 給 client
  4. Resource Server :arrow_right: 儲存用戶機密資料的伺服器, client 必須帶著 token 才能存取

整個 OAuth 的 flow 大致如下

ref: An Introduction to OAuth 2

可以看到,client 先從 resource owner 這裡取得 授權
通常在這個步驟就會明確的指定可以存取的範圍
得到使用者的同意之後就會帶著 grant 向 authorization server 進行存取授權
拿到 token 之後就可以帶著去 resource server 拿資料了

Authorization Grant Type

Authorization grant 是一種 credential, 代表 resource owner 核可的授權
與上面講的傳統 client server 的 credential 不同
這裡的 credential 不會包含任何密碼什麼的,也就不會有任何洩漏機密資訊的風險

Authorization Code

ref: OpenID Connect

藉由將使用者導向 authorization server 的一種方法
當操作完成之後,你的 client 端會拿到一串 authorization code
你就可以使用這個 token 對 resource server 進行一系列的存取操作
上圖的 Google OAuth 2.0 API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Implicit

已經不推薦使用了

這個方法,client 會直接取得 access token
而且不會經過任何驗證

Resource Owner Password Credentials

已經不推薦使用了

顧名思義,使用 resource owner 的 credential(i.e. user id and password)
但它並不是把你的 credential 儲存起來
而是拿你的 password 跟 authorization server 換一個 access token

不推薦的原因是因為 OAuth Framework 是基於第三方存取而考量的
當然如果要你直接把密碼給第三方做驗證是我也不想

實務上,自己的網頁前後端用這種方法是 ok 的
spec 裡面有提到,除非 resource owner 跟 client 之間高度信任,否則不要使用這個方法

Client Credentials

長的跟 Resource Owner Password Credentials 很像
但不同的是,它 不需要 user 的 credential

JWT(JSON Web Token)

JWT 定義於 RFC 7519
他是一種 用以描述主體資訊的格式,且特別方便用於 對於空白很要求的環境 (e.g. http)
我們稱這種 描述主體的資訊claim, 他是由 key/value pair 所組成

claim 裡面的 key/value pair, key 必須要是 unique 的
如果有出現重複的 key, 他要馬解析失敗,不然就是取最後一個 key 的值

JWT 有兩種主要實作方式,JWSJWE

JWS(JSON Web Signature)

JWS 定義於 RFC 7515

JWS 是使用數位簽章(digital signature)或者 Message Authenticate Codes(MACs) 進行驗證的

兩者的不同在於,MACs 不能證明訊息來源的合法性
因為如果有別人知曉了你們之間的 shared key, 它也可以造出一樣的 MACs, 但來源是不可靠的
可參考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MAC)

ref: What is JWT (JSON Web Token)? How does JWT Authentication work?

整個 JWS 由三個部份構成,並以 .(dot) 分開,且每一個部份都由 base64 做 url encode

  1. Header
    • {"typ":"JWT","alg":"HS256"}
  2. Claim payload
    • {"iss":"joe","exp":1300819380,"http://example.com/is_root":true}
  3. Signature
    • 計算方式: sha256(base64(header) + "." + base64(payload), secret)

注意到 encode,encrypt 與 hash 的差別,前兩者可以被解碼/解密,後者不能
sha256 是一種 hash 的演算法

$ echo -n '{"typ":"JWT","alg":"HS256"}' | basenc --base64url
eyJ0eXAiOiJKV1QiLA0KICJhbGciOiJIUzI1NiJ9

$ echo -n '{"iss":"joe","exp":1300819380,"http://example.com/is_root":true}' | basenc --baseurl
eyJpc3MiOiJqb2UiLA0KICJleHAiOjEzMDA4MTkzODAsDQogImh0dHA6Ly9leGFtcGxlLmNvbS9pc19yb290Ijp0cnVlfQ

注意到不要用 base64 去做 encode
因為 base64 跟 base64url 兩個 encode 出來的東西不一樣
可參考 String based data encoding: Base64 vs Base64url 以及 How to encode and decode data in base64 and base64URL by using unix commands?

所以最終的 token 會長這樣

eyJ0eXAiOiJKV1QiLA0KICJhbGciOiJIUzI1NiJ9
.
eyJpc3MiOiJqb2UiLA0KICJleHAiOjEzMDA4MTkzODAsDQogImh0dHA6Ly9leGFt
cGxlLmNvbS9pc19yb290Ijp0cnVlfQ
.
dBjftJeZ4CVP-mB92K27uhbUJU1p1r_wW1gFWFOEjXk

JWE(JSON Web Encryption)

JWE 定義於 RFC 7516
與 JWS 不同的是,JWE 會將 payload 進行 加密

JWE 由五個部份構成,並以 .(dot) 分開,且每一個部份都由 base64 做 url encode

  1. JWE protected header({"alg":"RSA-OAEP","enc":"A256GCM"})
  2. Random Content Encryption Key(CEK)
  3. Random JWE Initialization Vector(IV)
  4. JWE Cipher text
  5. JWE Authentication Tag(CEK + IV + Additional Authenticated Data)

token 最終結果會長這樣

eyJhbGciOiJSU0EtT0FFUCIsImVuYyI6IkEyNTZHQ00ifQ
.
OKOawDo13gRp2ojaHV7LFpZcgV7T6DVZKTyKOMTYUmKoTCVJRgckCL9kiMT03JGe
ipsEdY3mx_etLbbWSrFr05kLzcSr4qKAq7YN7e9jwQRb23nfa6c9d-StnImGyFDb
Sv04uVuxIp5Zms1gNxKKK2Da14B8S4rzVRltdYwam_lDp5XnZAYpQdb76FdIKLaV
mqgfwX7XWRxv2322i-vDxRfqNzo_tETKzpVLzfiwQyeyPGLBIO56YJ7eObdv0je8
1860ppamavo35UgoRdbYaBcoh9QcfylQr66oc6vFWXRcZ_ZT2LawVCWTIy3brGPi
6UklfCpIMfIjf7iGdXKHzg
.
48V1_ALb6US04U3b
.
5eym8TW_c8SuK0ltJ3rpYIzOeDQz7TALvtu6UG9oMo4vpzs9tX_EFShS8iB7j6ji
SdiwkIr3ajwQzaBtQD_A
.
XFBoMYUZodetZdvTiFvSkQ

Header of JWE

  • enc
    • enc header 用於指定加密內容的方法,通常選擇 對稱式加密(e.g. AES-256-CBC)
  • alg
    • alg header 用於指定加密 CEK 的方法,為了確保安全性,通常選擇 非對稱式加密法(e.g. RSAES OAEP)

How does Encryption work

JWE 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會將 payload 加密成 cipher text
那麼具體來說他的加密方式如下

  • 透過對稱式加密(使用 CEK 當作加密鑰匙)加密 payload
  • 透過非對稱式加密 加密 CEK 鑰匙

為什麼不用非對稱式加密 payload?
那是因為 asymmetric encryption 通常有長度上限
大約只能 $floor(n/8) - 2 * ceil(h/8) - 2$
ref: What is the limit to the amount of data that can be encrypted with RSA?

Decryption

驗證完成之後,在使用 recipient 自己的 private key 進行解密
就可以讀取內容了


JWK(JSON Web Key)

JWK 定義於 RFC 7517
是有關於 cryptographic key 的 json 格式定義

{
    "kty":"EC",
    "crv":"P-256",
    "x":"f83OJ3D2xF1Bg8vub9tLe1gHMzV76e8Tus9uPHvRVEU",
    "y":"x_FEzRu9m36HLN_tue659LNpXW6pCyStikYjKIWI5a0",
    "kid":"1"
}
  • kty :arrow_right: 金鑰類型(key type), 可以是 RSA 或者是 EC(Elliptic Curve), case-sensitive
  • use :arrow_right: 金鑰用途, 可以是 sig(signature) 或是 enc(encryption), case-sensitive
  • alg :arrow_right: 金鑰演算法
  • kid :arrow_right: 金鑰唯一識別符(key id), 用來找特定的 public key

其他欄位是根據不同演算法而會有的類別,上述例子中的 x(公鑰), crv(公鑰), y(私鑰) 是 Elliptic Curve 才會出現的參數

ref: RFC 7518 §6.2

而 jwks 就是一堆的 jwk 所組成的 json 檔案

{"keys":
       [
         {"kty":"EC",
          "crv":"P-256",
          "x":"MKBCTNIcKUSDii11ySs3526iDZ8AiTo7Tu6KPAqv7D4",
          "y":"4Etl6SRW2YiLUrN5vfvVHuhp7x8PxltmWWlbbM4IFyM",
          "use":"enc",
          "kid":"1"},

         {"kty":"RSA",
          "n": "0vx7agoebGcQSuuPiLJXZptN9nndrQmbXEps2aiAFbWhM78LhWx
                4cbbfAAtVT86zwu1RK7aPFFxuhDR1L6tSoc_BJECPebWKRXjBZCiFV4n3oknjhMs
                tn64tZ_2W-5JsGY4Hc5n9yBXArwl93lqt7_RN5w6Cf0h4QyQ5v-65YGjQR0_FDW2
                QvzqY368QQMicAtaSqzs8KJZgnYb9c7d0zgdAZHzu6qMQvRL5hajrn1n91CbOpbI
                SD08qNLyrdkt-bFTWhAI4vMQFh6WeZu0fM4lFd2NcRwr3XPksINHaQ-G_xBniIqb
                w0Ls1jF44-csFCur-kEgU8awapJzKnqDKgw",
          "e":"AQAB",
          "alg":"RS256",
          "kid":"2011-04-29"}
       ]
     }

JWA(JSON Web Algorithms)

加密演算法定義,可參考 RFC 7518


Distinguish JWE from JWS

有以下幾點可以分辨

  1. dot 數量不一樣(2 個以及 4 個,分別對應 JWS 與 JWE)
  2. alg header(JWS 為 none, JWE 則有值)
  3. enc header 存在與否(JWS 不存在,JWE 存在)

ref: JWT Hacking 101

Nested JWT

nested JWT 也是被支援的,只是根據 RFC 文件中所述,他是不建議這樣寫的
header 的部份需要帶入 cty 值為 JWT(建議大寫,用以兼容 legacy system)

Unsecure JWT

JWT 也支援不帶 signature 的寫法,在 header 當中帶入一個參數 alg 並將其設置為 none 即可
不帶 signature 也就表示最後出來的 JWT token string 只會有兩個部份,看以下例子

# header: {"alg":"none"}
$ echo -n '{"alg":"none"}' | basenc --base64url
eyJhbGciOiJub25lIn0

注意到不要用 base64 去做 encode
因為 base64 跟 base64url 兩個 encode 出來的東西不一樣
可參考 String based data encoding: Base64 vs Base64url 以及 How to encode and decode data in base64 and base64URL by using unix commands?

它最後會長成類似這樣

eyJhbGciOiJub25lIn0
.
eyJpc3MiOiJqb2UiLA0KICJleHAiOjEzMDA4MTkzODAsDQogImh0dHA6Ly9leGFt
cGxlLmNvbS9pc19yb290Ijp0cnVlfQ
.

可以看到第二個點(dot)後面並沒有任何的 signature

Verifying a JWT

那我要怎麼驗證 JWT 的來源是否合法?

前面 JWK(JSON Web Key) 我們有提到
你可以 either 使用 symmetric 或 asymmetric key 當作 JWT signing key

Symmetric Key

既然你的簽章是用一把 “對稱式” 金鑰下去算的
client 要驗證的唯一方式 是不是用金鑰下去算算看?
如果用 header + payload 算出來的結果跟你傳過來的 signature 一樣
就代表這個 token 來源被驗證了! 嗎

記不記得在前面 JWS(JSON Web Signature) 有提到
簽章有兩種方式, digital signature 跟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s(MACs)

數位簽章(digital signature) 可以驗證 1. 資料完整性 2. 來源合法性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s(MACs) 可以驗證 1. 資料完整性
其中 MACs 是沒辦法驗證來源的

道理倒也淺顯易懂
如果第三方取得你的 signing key, 我是不是也能偽造簽章了?

也因此,對稱式的金鑰通常不會驗,也沒辦法驗

Asymmetric Key

非對稱式金鑰事情就變得有趣了

請注意,這跟 JWE(JSON Web Encryption) 不一樣!
我們 並沒有 加密 header 以及 payload
這裡單純講 簽章(signature) 使用 asymmetric encryption

How does Asymmetric Encryption Work

稍微複習一下,非對稱式加密的運作原理
context: A 與 B 要互相傳訊息

  1. A 使用 B 的 public key 加密 payload, 並使用 A 的 private key 簽名(sign)
  2. B 收到訊息,使用 A 的 public key 驗證, 並使用 B 的 private key 解密

client 可以透過取得 public key 的方式驗證
那這個 public key 在哪呢?
根據 OpenID Connect Discovery 1.0 incorporating errata set 1 public key 是必須儲存在每一台伺服器上的
你必須要先發起一個 get request 到 /.well-known/openid-configuration
伺服器要回一個 json 檔,大概長這樣

{
   "issuer":
     "https://server.example.com",
   "authorization_endpoint":
     "https://server.example.com/connect/authorize",
   "token_endpoint":
     "https://server.example.com/connect/token",
   "token_endpoint_auth_methods_supported":
     ["client_secret_basic", "private_key_jwt"],
   "token_endpoint_auth_signing_alg_values_supported":
     ["RS256", "ES256"],
   "userinfo_endpoint":
     "https://server.example.com/connect/userinfo",
   "check_session_iframe":
     "https://server.example.com/connect/check_session",
   "end_session_endpoint":
     "https://server.example.com/connect/end_session",
   "jwks_uri":
     "https://server.example.com/jwks.json",                 <---

    ...
}

其中 public key 的位置就是 jwks_uri

或者是 https://{yourDomain}/.well-known/jwks.json

jwks.json 裡面可能包含了多組 key, 其中每一組 key 的格式可以參考 JWK(JSON Web Key)
拿到 public key 之後,之後的操作就相對簡單了

jwks 的運作流程,推薦可以去這篇文章 [OpenID] 使用 RS256 與 JWKS 驗證 JWT token 有效性

Server Side Verification

伺服器端的驗證則是
signature 的計算是使用存在 server 上的 signing key 加上前面 header 以及 payload 雜湊出來的
要驗證,就是再算一次,算出新的 new signature 與送過來的 signature 進行對比
如果兩個一樣,就代表資料沒有被竄改過

Is JWT Safe?

看了以上兩種 JWT 的實作,你應該有發現
JWS 並沒有針對 payload 進行加密,等同於他是裸奔在網路上的
那這樣是不是就等於 JWS 其實不怎麼安全?

如果真的有傳送機密訊息的需求,使用 JWE 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普遍來說,我們認為 http 的 TLS 已經足夠應付大多數的場景了

有關 TLS 的介紹可以參考 重新認識網路 - 從基礎開始 | Shawn Hsu

既然 JWS 沒有進行加密
一般來說是不建議在上面塞入任何敏感資訊
以我自己來說,我通常只會帶個 user id 之類洩漏也不會怎麼樣的資料
畢竟你可以直接 decode 這串 eyJ1c2VySUQiOjF9

$ echo -n 'eyJ1c2VySUQiOjF9' | basenc --base64url -d
{"userID":1}

Why JWT Popular than Session Authorization

session 逐漸式微的原因,有幾個面向可以討論

主要的原因是,現如今系統規模都不單只是一台伺服器的架構,你可能會跑 micro service 對吧?
那你要怎麼同步 session 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你的 token 可能在 A server 上,但是下一次 request 過來可能是 B server 處理,這時候你的 session 就不見了

這時候你就需要 sticky session 了,可參考 Container 技術 - 從 Docker 到 Kubernetes,你能獲得什麼? | Shawn Hsu

二來是,根據 RFC 1945, HTTP 1.0 的文件就已經開宗明義表明,HTTP 是屬於無狀態的 protocol

Th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is an application-level
protocol with the lightness and speed necessary for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hypermedia information systems. It is a generic,
stateless, object-oriented protocol which can be used for many tasks,
such as name servers and distributed object management systems,
through extension of its request methods (commands). A feature of
HTTP is the typing of data representation, allowing systems to be
built independently of the data being transferred.

有關更多 HTTP 相關探討,可以參考 重新認識網路 - HTTP1 與他的小夥伴們 | Shawn Hsu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兩點

  • 多台伺服器下,session 如何同步
  • 為了遵守 HTTP 無狀態的規範

那你說,session 就真的沒用了嗎?
client 必須在每一次的 request 都帶著 token 進行請求
萬一我伺服器想要主動踢掉他的訪問權限怎麼辦? 比方說我要進行系統升級之類的
因為狀態完全由 client 管理,我 server 根本不知道目前誰可以存取,自然也就不知道怎麼設定黑名單了

難道我只能眼睜睜看著他的 token 到期才有辦法嗎?
所以現今的實作依然有保留 session 的 概念(注意是概念而已)
也就是說我伺服器上面同時紀錄著當前登入的人,那這樣我就可以隨時把他的權限移除(server side)
下次 client 再跑來請求的時候,當我發現 server 上面已經把它 revoke 它就無法存取
也就達到主動踢人的方法了

這部份可以考慮用 Redis 實作

HTTP Authorization Header

前面講了這麼多的 JWT token, 實際使用的時候
它應該放在哪裡呢

HTTP 的 request header 中提供了一個 Authorization header 讓你可以放所謂的 credentials
有了這個,你就可以存取受到保護的資源了

阿要記得 如果你是跨網域請求
你的後端必須額外設定一個 request 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設定為 true

有關更多跨網域相關的請求,可以參考 網頁程式設計三兩事 - 萬惡的 Same Origin 與 CORS | Shawn Hsu

Authorization Header Schemes

Basic Scheme

Basic scheme 定義於 RFC 7617

basic scheme 帶的資料會是 userid 以及 password(兩者都使用 base64 做 url encode)
這個 scheme 由於是 plain text 的,因此被視為是不安全的,除非! 你的 HTTP 走 TLS


那它整體驗證流程是要怎麼用?

  1. 如果 server 想要 client 進行驗證,那麼它會發一個 challenge 給 client(順便在帶一個 http 401)
     HTTP/1.1 401 Unauthorized
     Date: Mon, 04 Feb 2014 16:50:53 GMT
     WWW-Authenticate: Basic realm="WallyWorld"
    
  2. client 必須要傳 user id 跟 password 回去 server 端進行驗證
    • user id 與 password 中間以 :(冒號隔開)
       Authorization: Basic dGVzdDoxMjPCow==
      
    • 其中 dGVzdDoxMjPCow== 是 user id 與 password 的組合
       $ echo -n 'dGVzdDoxMjPCow==' | basenc --base64url -d
       test:123£
      

就沒了

有關 realm,可參考 realm

Bearer Scheme

Bearer scheme 定義於 RFC 6750
不同於以往 直接使用使用者本身的 credential,Bearer scheme 是 使用一個字串代表允許授權訪問
而這個模式正是 OAuth 2.0 Framework

bearer scheme 使用的方式就相對簡單

Authorization: Bearer eyJ0eXAiOiJKV1QiLA0KICJhbGciOiJIUzI1NiJ9.
                      eyJpc3MiOiJqb2UiLA0KICJleHAiOjEzMDA4MTkzODAsDQog
                      Imh0dHA6Ly9leGFtcGxlLmNvbS9pc19yb290Ijp0cnVlfQ.
                      dBjftJeZ4CVP-mB92K27uhbUJU1p1r_wW1gFWFOEjXk

其中後面那串就是 JWT token


Basic Scheme 一樣,server 一樣有 challenge, 一樣有 realm
不過我個人的經驗上是不常看到就是

realm

realm 指的是一個區域,要進行身份驗證的區域
啥意思呢?
一個網站之中,總有那麼幾個頁面是需要登入才能存取的吧?
而 realm 指的就是那些受到保護的區域

上述的 WallyWorld 是該區域的一個識別字串
只要你存取的頁面是在這個區域裡面,就通通都需要進行驗證
相同的 realm 代表,他們是屬於相同的驗證範圍

那麼能不能重複使用所謂的 credential 呢?
事實上是可以的,只要在相同 URI 底下 都可以重複使用 credential
什麼樣叫做相同 URI? 當然指的並不是網址完全一樣
以下這幾個 prefix 相同的 URI 被視為是可以重複使用 credential 的地方

http://example.com/docs/
http://example.com/docs/test.doc
http://example.com/docs/?page=1

要注意的是,URI 本身可能會包含在多個 realm 底下(需要多個 authentication)
至於要用哪個 credential,就我目前看到的,並未特別定義

JWT Token in Golang

最後的最後,小小實戰一下

import (
    "time"

    "github.com/golang-jwt/jwt"
)

type JWTAuth struct {
    jwt.StandardClaims

    UserID uint
}

func GenerateJWTToken(userID uint, email string) (string, error) {
    token := jwt.NewWithClaims(jwt.SigningMethodHS512, JWTAuth{
        StandardClaims: jwt.StandardClaims{
            Subject:   email,
            ExpiresAt: time.Now().Add(constant.JWTExpire).Unix(),
        },
        UserID: userID,
    })

    tokenStr, err := token.SignedString(constant.JWTKey)
    if err != nil {
        return "", err
    }

    return tokenStr, nil
}

生成 token 的方式,使用 github.com/golang-jwt/jwt 產生
其中你的 payload 可以塞任何你想塞的東西
standard claim 裡面有 subject 以及 expire time

這裡額外宣告了一個 structure, 繼承自 jwt.StandardClaims
如此一來你就可以在這塞入任何 payload

不過切記,這裡的東西可以簡單的被 base64 url decode
機密資料不要放入

準備好資料之後,要進行簽名
constant.JWTKey 是一串 byte array, 它可以是 symmetric key 或者是 asymmetric key

symmetric key 沒有什麼特定格式,它可以是隨便的字串(e.g. ‘abc’)
相反的 asymmetric key 就必須要用 openssl 或者是 ssh-keygen 之類的應該也行?

import (
    "time"
    "fmt"

    "github.com/golang-jwt/jwt"
)

type JWTAuth struct {
    jwt.StandardClaims

    UserID uint
}

func ParseJWTToken(tokenString string) (*jwt.Token, *JWTAuth, error) {
    var claims JWTAuth
    token, err := jwt.ParseWithClaims(tokenString, &claims, func(token *jwt.Token) (interface{}, error) {
    if _, ok := token.Method.(*jwt.SigningMethodHMAC); !ok {
            return nil, errors.New(fmt.Sprintf("unexpected signing method: %v", token.Header["alg"]))
        }
        return constant.JWTKey, nil
    })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nil, err
    }

    return token, &claims, nil
}

最後當然就是將 JWT 套到你的 application 上面

import (
    "net/http"

    "github.com/gin-gonic/gin"
    "github.com/golang-jwt/jwt"
)

func AuthMiddleware() func(ctx *gin.Context) {
    return func(ctx *gin.Context) {
        tokenString := ctx.Request.Header.Get("Authorization")
        if tokenString == "" {
            ctx.AbortWithStatusJSON(http.StatusUnauthorized, nil)
            return
        }

        token, claims, err := shared.ParseJWTToken(tokenString)
        if err != nil {
            if err.(*jwt.ValidationError).Errors&jwt.ValidationErrorExpired != 0 {
                ctx.AbortWithStatusJSON(http.StatusUnauthorized, nil)
            } else {
                ctx.AbortWithStatusJSON(http.StatusInternalServerError, nil)
            }
            return
        }

        if !token.Valid {
            ctx.AbortWithStatusJSON(http.StatusInternalServerError, nil)
            return
        }

        ctx.Set("userID", claims.UserID)
        ctx.Set("email", claims.Subject)

        ctx.Next()
    }
}

採用 middleware 的方式,針對每個需要進行 authorize 的資料進行保護
這段就普普通通
驗證 token 是否合法,並且取出我們塞的 payload 就大功告成了

References

Leave a comment